認識高血壓

一、什麼是血壓?

血壓是血液流動時於動脈管壁造成的壓力,心臟打出血液打到動脈時的壓力,就產生收縮壓,心臟舒張時,血液回流的壓力,則是舒張壓。這兩者分別代表了血管在心臟舒張和收縮時,所承受的壓力。壓力的大小變化造就了高血壓和低血壓。

二、高血壓的種類與原因,依成因可分為以下2種:

1. 本態性高血壓(Essential hypertension):又名原發性高血壓,成因仍不明確,可能與遺傳、生活習慣、壓力相關,大部分(約9成)高血壓患者皆屬於此種類型。

2. 續發性高血壓(Secondary hypertension):又名繼發性高血壓,此種高血壓傾向突然發作,血壓數值升高的程度,通常比原發性高血壓還要嚴重。可能造成的因素如下:

  •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(Obstructive sleep apnea, OSA)
  • 甲狀腺問題
  • 先天性血管問題
  • 腎臟問題
  • 腎上腺腫瘤
  • 藥物
  • 毒品

三、高血壓的症狀

大部分高血壓往往沒有任何症狀,只有少數患者可能有頭痛、呼吸困難或急促、流鼻血的症狀,但通常這時的高血壓症狀已相當嚴重,更不用說這些症狀也很容易被當作是其他疾病引起,甚至被患者忽略,因此,唯有定時測量血壓,才是了解自己有無高血壓最好的方式。

四、引發高血壓的風險

由於高血壓幾乎沒有症狀可言,因此如果發現自己符合許多以下所列可能造成高血壓的風險,請記得量測血壓並做出改善。高血壓不僅會對血管造成負擔,也會影響大腦、腎臟和眼睛等其他併發症的發生機會。

  • 老人
  • 家族史
  • 抽菸
  • 飲酒
  • 壓力
  • 缺乏運動
  • 肥胖
  • 鈉攝取過多、鉀攝取太少
  • 慢性病,如糖尿病和腎臟病
  • 自體免疫疾病,如紅斑性狼瘡
  • 嗜鉻細胞瘤
  • 甲狀腺疾病
  • 懷孕

五、高血壓的診斷方法

高血壓跟血糖(糖尿病)及血脂肪(血脂異常)診斷不太一樣,後面兩者抽血即可診斷,但是高血壓一定要透過正確得血壓測量才能下診斷。建議滿18歲後保持每年至少量測血壓1次的習慣。若血壓讀數低於收縮壓120毫米汞柱(mmHg)且舒張壓低於80毫米汞柱,便屬於標準值以內。如果量測結果顯示已經是高血壓前期或高血壓,請就診與醫師討論如何改善高血壓狀況,並持續追蹤血壓變化。

除了量測血壓外,醫師也會進行以下檢查,確認有無心臟病的風險或跡象:

  • 血液檢查
  • 尿液檢查
  • 膽固醇檢查
  • 心電圖(Electrocardiography, EKG)
  • 心臟超音波(Echocardiography)

六、高血壓的併發症

  • 心肌梗塞(或稱心臟病發作)
  • 中風
  • 心臟衰竭
  • 代謝症候群
  • 失智症
  • 周邊動脈疾病
  • 動脈瘤
  • 腎臟疾病
  • 眼睛疾病

七、高血壓的預防方法

高血壓除了透過藥物治療,改善生活型態也是重要的一環。對於沒有高血壓的人來說,以下方法可以幫助預防高血壓的發生,若是高血壓患者,則更需要採取相關行動減少高血壓帶來的危害。良好的生活型態包含:

  • 測量血壓
  • 規律運動
  • 戒菸
  • 不過量飲酒
  • 排解壓力
  • 減少咖啡因攝取量
  • 練習深呼吸放鬆
  • 健康飲食
  • 控制體重

*參考資料: 國民健康署網站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List.aspx?nodeid=1463